QX∕T 394-2017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(气象)
ID: |
A07BE98508B54F1CAD0002133E00BFB1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55 |
页数: |
12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2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07. 060,A 47,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394—2017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,Monitoring index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,2017-10-30 发布2018-03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QX/T 394—2017,目 次,刖日.山,弓丨言 IV, 范围 . 1,2 术语和定义 . 1,3资料与监测关键区.1,4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时间.. 1,5 强度监测リ 2,参考文献. 4,I,QX/T 394—2017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40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国家气候中心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、江苏省气象台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跃凤、何金海、朱志伟、陈圣劭,皿,QX/T 394—2017,引 言,东亚大陆和太平洋纬向海陆热カ差异季节转换最早发生在3月底或4月初的副热带地区,与其相,伴随的对流层低层盛行的冬季偏北风转变为夏季偏南风,对流降水同时出现,从而标志着东亚副热带夏,季风的建立。东亚夏季的天气气候受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显著影响,如:中国的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,害大多发生在夏季风期间。由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每年的强度不同,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,在监测及其,对外服务中缺乏统一的标准,这直接影响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和服务效果。因此,在综合分析国内,外现有东亚夏季风监测指数和借鉴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为规范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和,服务,制定了本标准,N,QX/T 394—2017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、结束时间及其强度的监测指标,本标准适用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监测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东亚副热带季风区 East Asian subtropical monsoon regions,在东亚副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的区域,2. 2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,夏季在东亚副热带季风区近地面层盛行的风,2. 3,经向风 meridional wind,南北方向的风,注:经向风大于零时为南风,小于零时为北风,2. 4,气候标准平均值 climatological standard normals,连续30年气象要素的平均值。如:1901年一1930年,1911年一1940年等,注:根据世界气象组织(WMO)有关规定,取最近3个年代的平均值,3资料与监测关键区,3. 1资料要求,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/国家大气研究中心(NCEP/NCAR)近地面10 m(T62全球高斯格点资,料,分辨率为192X94,88. 542°N.88. 5425, 0. 0°E.358. 125°E)和925 hPa等压面上(全球17个等压面格,点资料,分辨率为144X73(2. 5°X2. 5。),0. 0°E.357. 5°E, 90. 0°N.90. 0°S)逐日经向风再分析资料,3.2监测关键区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关键区为中国东部区域(110°E.120°E,20°N.35°N),4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时间,4. 1建立时间,当监测关键区某候平均近地面10 m经向风转为南风,且之后连续2候不再出现北风,则确认该候,1,QX/T 394—2017,夏季风建立,详见表1,表1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,早晚等级偏早正常偏晩,建立候17候及之前(18.23)候24候及之后,4.2结束时间,当监测关键区某候平均近地面10 m经向风转为北风,且之后连续2候不再出现南风,则确认该候,夏季风结束,详见表2,表2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结束,早晚等级偏早正常偏晚,结束候48候及之前(49.53)候54候及之后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(Istsm)的计算见公式(1).(4):,IsTSM =qI - I)丨II,I = EI,5强度监测,5. 1强度指数,(1),(2),(3),(4),式中:,I ——监测关键区夏季风活动期内低层925 hPa候平均南风指数累积值;,I——I最近的气候标准平均值;,I——I的标准差;,八——夏季风结束候;,厶——夏季风建立候;,I——监测关键区内第ノ候平均南风指数;,N,——匕,的格点数;,K, ——监测关键区内925 hPa高度上,经向风为南风的某格点第,候风速平均值,取值大于或等,于零;,n ——样本长度(取1981—2010年30年序列),5.2等级划分,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基本符合正态高斯分布,并依据ISTSM将其强度划分为五个等,2,QX/T 394—2017,级,具体划分详见表3,表3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等级划分,强度等级厶TSM值范围,异常偏弱13TsM V — 1. 28,偏弱-1.28C!stsm V — 0.67,正常-0. 67CIstsm<0.67,偏强0. 67VIstsm<1.28,异常偏强Istsm>1. 28,3,QX/T 394—2017,参考文献,ci]何金海,温敏,丁ー汇,张人禾.亚澳“大陆桥”对流影响东亚夏季风建立的可能机制m.中国,科学 D 辑:地球科学,2006,36(10): 959-967,[2]何金海,祁莉,韦晋,池艳珍.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[J].大气科学,2007,31(6):12571265,[3l何金海,赵平,祝从文,等.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[J].气象……
……